首页 > 二十四史列传 > 第七十五章【五杰】

我的书架

第七十五章【五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管仲还有一个特殊的改革,开设“女闾”。
“闾”就是门的意思,所谓女闾就是以门为市,使女子居之,通俗地讲就是Ji院。
**也算是比较古老的职业之一了,而且,先秦时期是奴隶制度极盛的社会,贵族阶层都以蓄养女乐、倡优为乐,这些女子的人身自由被限制,负有献艺和呈身的双重功用,她们的多寡还是贵族阶层炫耀权势和财产的标志,她们一般被统称为“家妓”。
管仲所设女闾则是官方承办的Ji院,他从罪犯、奴隶、俘虏中选取女子安置其中,供男人取乐,然后收取男人们的嫖宿钱充归国库。“置女闾七百,征其夜合之资,以充国用”,也就是说管仲开设女闾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为国家创收。女奴得到了官方安置,一部分无处发泄欲望的闲汉(这往往是社会不安定因素)也有了去处,这对于调和缓解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还有,春秋时期,人才流动频繁,放荡不羁愿为知己者死的游士、一心求仕施展胸中抱负的士人周游列国,求取进身之道,女闾中的女子、音乐、美酒对他们无疑也是一种变相的吸引,女闾又起到了网罗人才的作用。
后来管仲在齐国的大改革获得成功,周边国家都来学习,结果强国富民的思想没学到手,这个“好处多多”的女闾制度却是一看就会,一点就通,回国后纷纷效仿,收效显著。
因为首创“女闾”制度,管仲也成为这一行业的祖师爷,后世青楼女子将其视为神明,为他设立香火位供奉起来。
~~桓管五杰~~
整整三日,时间就在两人的促膝长谈中不知不觉流逝。盐铁专营,户籍管理,城乡统筹,军政一体,齐国想不强大都难;老老,慈幼,恤孤,振困,齐国人民该是如何的幸福,这真是一幅宏伟蓝图啊,齐桓公听得心驰神往,不过他最为关心的还是霸业,于是他发出最后一问:“齐国真发展到像您说的那样,是不是就可以征伐天下诸侯了?”
虽然郑国的遭遇证明了郑庄公模式并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其实主要是因为郑国地缘以及体量的缘故),其弊端和利处一样突出,然而强大的惯性思维让大多数诸侯不自觉的认为霸业应该就是这样的,至少此时的齐桓公是这么认为的。
管仲摇头,他并不认可以武力征伐天下诸侯的称霸模式。
“不可,国君想要称霸天下,须牢记四个字—尊王攘夷!”管仲接着说操作方法:“观察其他国家,有恶劣行径的我们就攻伐他,吞并他们的土地;有篡逆弑君者我们就诛杀他,用来立威,这样一来,天下诸侯就会以齐国为首领,这时国君就可以率领诸侯拱卫王室,使王室地位尊崇,这样以来,霸主之位,国君想不做也不可能了!”
这是一种全新思维的称霸模式,也是适合齐国国情的称霸模式。
自从周公制礼后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礼乐文明早已渗透于中原列国的方方面面,虽然周王室的尊严已经坍塌而且碎了一地,但却不是诸侯所能任意践踏的,事实上,即使周王室后来丧失了对诸侯的威慑和管辖力,但是依然依靠着制度的遗产,保持了数百年的名义共主地位。此时,只要有人能够站在一个制高点,带头遵循它、供奉它,那么周礼及它拱卫的周王室依旧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影响力和制约力。而这个站在制高点上的人自然在无形中代行了天子之权,成为诸侯的霸主。
齐桓公若醍醐灌顶茅塞顿开,他起身离席,向管仲深深一揖,诚挚地发出了邀请,“请先生就任相国!”
管仲说,“一根木料不能建成大厦,一支溪流无法汇成大海,国君要成就霸业,仅凭臣一人无法完成!”
“请先生示下!”齐桓公再施礼。
“进退有礼节,举止合规距,言辞刚柔并济,有理、有节、有礼,臣不如隰朋,应该由他出任大司行!”公孙隰朋是齐庄公曾孙,是标准的齐国公族,因此隰朋自幼就接受了优良的教育,知书达理,办事细致周到,而且早在齐桓公未当国君前隰朋就已经是他的私党了。后来的事实证明,隰朋是出任大司行的最佳选择。隰朋也是朋氏和隰氏的鼻祖。
“行军打仗,让将士们团结一致,英勇无畏,臣不如王子成父,应该由他出任大司马!”王子成父是周桓王次子,原来曾担任洛邑的城父,相当于首都市长兼警备区司令,后来洛邑发生动乱,周公黑肩计划杀死周證hong王而立王子克为君,结果消息走漏,周證hong王处死了周公黑肩,王子克出奔燕国,洛邑动乱。王子成父为避乱来到了齐国,据《史记》记载,王子成父是军事教典《司马法》的发展者之一。王子成父也被世家大族琅琊王氏奉为开族始祖。
“公正执法,不杀无辜,不赦有罪,臣不如宾须无,请由他出任大司理!”宾须无也是齐桓公的早期班底。多年后,成就霸业的齐桓公志得意满,想称王号,结果宾须无毫不客气坦率直言,打消了齐桓公的这一想法,可见宾须无确实是一位明辨是非、坦诚敢言的人物。宾须无也是史书中记载的宾氏第一人。
“直言进谏,有错必究,不避生死,不畏强权,臣不如东郭牙,应该由他出任大谏官!”东郭牙同时还是一位肢体语言分析专家,《吕氏春秋》中记载过他的一件趣事:齐桓公曾与管仲商议讨伐莒国,结果消息泄露,管仲怀疑是东郭牙泄密就问他:我们并没有说要讨伐莒国,您是怎么知道的?东郭牙回答说君子善于谋划,小人善于猜测,我是自己猜的。君子有三种表情,参加宴会时欢喜开心,遭遇服丧时哀伤凝重,发动战争时怒气冲天表情刻板,那天我看到你怒气冲天,又从你的唇型看发出的应该是莒字的音,手臂挥出指的也是莒国方向,结合诸侯中对于齐国不服的只有莒国,因此我确定您要讨伐的就是莒国。
“有这几人,齐国就能富国强兵。至于称霸天下,臣愿效全力!”管仲再拜。
齐桓公一一应允。第二天任命下达,管仲为卿,并赐给他国内租税一年,隰朋等人也分别就职。这四人与后来加入的“垦草莱,辟土地,聚粟众多,尽地之利 ”的大司农宁戚,被后世并称为“桓管五杰”。
没过几天,齐桓公又求教管仲,这一次他说出的是自己的顾虑:“我这人喜欢打猎,这会影响齐国称霸么?”
“不会!”管仲斩钉截铁地答道。
“我还好色,这会影响称霸么?”齐桓公私生活并不检点,《韩非子外储说右上》这样讲:“桓公之伯也,内事属鲍叔,外事属管仲,被发而御妇人,日游于市。”就私德而言,齐桓公并不比齐襄公好多少,不过他可比齐襄公要有自知之明。
“不会!”管仲依然斩钉截铁。
齐桓公一愣,管仲竟然认为这样的缺点不影响称霸?田猎嬉戏在君子们的口中可是最忌讳的。“那么您认为什么样的行为妨碍称霸呢?”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影响称霸;不知勤勉,影响称霸;认不清谁是贤臣,影响称霸;知道谁是贤臣却不用,影响称霸;用贤臣却让小人掣他的肘,影响称霸!”管仲说道。
齐桓公明白了,他也听出了管仲的弦外之音,于是他效仿周武王尊姜太公为“尚父”那样尊管仲为“仲父”,又规定齐国人不分尊卑、不问贵贱都不许直接叫管仲的名“夷吾”,都要称呼他的字“仲”,因为春秋时代以称字为敬。管仲的恩礼定在公卿大族国高两家之上,“国有大政,先告仲父,次及寡人,有所施行,一凭仲父裁决”。
不过这里特别要说一下,管仲的卿位是下卿,是位居国高二氏之下的。但是管仲这个下卿是执政卿,也称相国,行政权力在齐国大臣中是最高的,“位卑而执齐政”。
圆圆的十五,圆圆的梦,圆圆的月亮,圆圆的镜,圆圆的元宵,圆圆的情。圆圆的佳节,圆圆的庆,圆圆的美梦,圆圆的成,圆圆的甜情,圆圆的升,祝楼里的朋友们元宵节愉快,全家幸福,好运吉祥!
~~曹刿论战~~
管仲拜相的消息传到鲁国,鲁庄公很愤怒,他觉得被齐国戏弄了,“愧不听施伯之言,反为人所欺!”鲁庄公调集鲁军,准备兴兵伐齐。
齐桓公得到消息后,就向管仲问计:“怎么样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战火烧到齐国?”
管仲说:“齐国政局尚未稳定,最好是能避免战争!”
齐桓公没有吭声,管仲的回答并不合他的心思。所以他又会见鲍叔牙,再度问计。
鲍叔牙认为应该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只有打服了鲁国,才有齐国的清平世界。齐桓公连连点头,就任命鲍叔牙、高傒、公子雍统军,率领五百乘车进逼鲁国。
齐国先发制人,鲁庄公反而慌了神,之前齐鲁交战,鲁国几乎都是败局,上次乾时大战,鲁庄公曾在鲍叔牙手上吃过大亏,至今心有余悸。
大臣们也都不做声了,最后还是施伯发言了,说他推荐一人,或许可以与齐国一战。
施伯说的这人叫曹刿,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但此人一直隐居在梁父山,从未出仕。
鲁庄公于是委托施伯,务必请得此人出山。
一般情况下,访贤求贤都会费上一番周折。贤人嘛,哪能轻易请动,像齐桓公拜访一名叫稷的小臣,一天之内连去三次也没有见到(一日三至弗得见),连去五次才得相见(五往而后得见)。但曹刿还真不是一般人,他一听施伯说明来意,立即应允出山相助。
同乡的人都笑他,“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就是能够吃上肉的人,也就是贵族阶级,周礼规定,“诸侯无故不杀牛,大夫无故不杀羊,士无故不杀犬豕,庶人无故不食珍。”天子可以食用牛,诸侯平时可以食用羊,只有朔月(即每月初一,这一天贵族们所用食物较平日丰盛,被称作朔食)才可以食用牛这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大夫平时可以食用猪,每月初一才可以食用羊,祭祀、天子或诸侯举行饮宴,大夫才能跟着吃上牛肉。在那个生产力低下的时代,普罗大众是吃不上肉的,所以被称作“藿食者”,所以乡人们取笑曹刿,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你一个乡野之人又何必参与其中呢?
曹刿大声回答道:“肉食者鄙,未能远谋!”身居高位的大官们都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我不能让齐国侵犯我的国家!
其实不是肉食者目光短浅,而是他们有太多的既得利益不能舍弃,有太多的未得利益企图获得,所以就不能也不愿正视事物本质,因此而“鄙”,自然也就能为国家和人民“远谋”了。
曹刿入宫,鲁庄公礼毕,就急切地问道:“我们能打胜齐国么?”
曹刿没有正面回答,反而问鲁庄公:“国君认为自己为国人办过那些好事,能让国人愿意和您同心同德战胜敌人?”
“寡人虽然不够尽责,不过还是时时想着他人,吃穿从不敢独自享用,常常分给身边的大臣。”鲁庄公答道。
曹刿说:“这很好,但是仅靠这些小恩小惠,民众不会真心实意跟您去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祭祀用的猪、牛、羊以及玉器、丝绸,寡人从不敢夸大数目,一定对神说实话!”
曹刿这下摇头了,“这些都是小小信用,是不能取得神的信任和庇佑的!”
鲁庄公又想了一下,说:“寡人能时时想到民众疾苦,凡是重要的诉讼案件,不会因为自己所爱就偏袒,不会因为自己所恶就加刑,都会按实情处理!”
曹刿这才露出笑脸:“好!真能做到这样,我们就能与齐国一战了!”
鲁庄公松了口气,又问道:“那请问先生,我们用什么方法才能战胜齐国呢?”
曹刿答道:“打仗要根据战场的千变万化随即处置,不能事先凭空决定采用什么固定战术,臣愿与国君一同前去,现身说法。”
鲁庄公觉得曹刿说的有道理,就让他随军迎
这时,曹刿提出了第一个建议,避开齐军锋芒,让大军拉到长勺(在今天山东莱芜境内,因为杓山而得名)。
在前文,我们提到过在齐鲁两国边界坐落着泰山、鲁山、沂山等多个山脉,而齐国为了加强西南边境的防御,又在这些山系隘口处修筑了长城,所以齐国大举伐鲁,就需要经过这些山系的通道以及齐长城方可进入鲁国,而其中泰山与鲁山之间的通道无疑是最佳选择,这也是齐鲁两国攻伐、外交的常规路线。当初,鲁庄公护送公子纠是从此处进入齐国,后来鲁庄公战败溃退,齐军也是从此一路追击,顺势向西进军占据了汶阳之田,又逼迫鲁庄公杀死公子纠,交出管仲。越过通道及齐长城,再向西南不远处就是鲁国的杓山了,杓山东西皆为山岭,其北方却有一片开阔地带,地势狭长而且是上坡,因为曹刿建议在此地布阵,以逸待劳。
果然,齐军很快抵达此地,并摆开阵势。
战斗要开始了,因为乾时大战的胜利,齐国自上而下都很轻视鲁军,认为他们不堪一击,所以一开始鲍叔牙就下令击鼓,展开攻击。
鲁庄公见齐国擂鼓,也下令擂鼓迎战,曹刿赶忙制止他:“齐军士气正锐,我军若出击,则正合敌意,胜利没有把握!”鲁庄公就传令鲁军固守阵地,只让弓箭手乱箭射击。
齐军冲了一阵,不仅没能冲破鲁军的阵势,反而被弓箭逼得无法前进,齐军的攻势缓了下来。
稍做调整,齐军战鼓又起,第二轮进攻又开始了。曹刿仍然劝鲁庄公不要出击,继续严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依旧攻不进鲁军阵地,攻势再次缓了下来。
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主动应战,鲍叔牙更认为鲁军怯战,下令再次进攻。
这时,曹刿果断地告诉庄公,反攻时机已到。
憋了一股气的鲁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随着鼓声,鲁国战车启动了,早已杀气腾腾的鲁军像猛兽一般冲杀过去,势不可挡,已经疲惫的齐军被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跑。
鲁军大胜,兴奋的鲁庄公准备传令追击,曹刿又赶紧阻止了,他跳下车仔细地查看了齐军逃走的车辙,又登上战车眺望齐军撤退的方向,才对鲁庄公说“可矣”,急不可耐的鲁军一直追杀了三十余里,斩杀齐军无数,凯旋而归!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