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修真之傲慢与偏见 > 第二章 皎皎如意镜

我的书架

第二章 皎皎如意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澜溪镇,顾名思义,由澜溪得名。小镇坐落在由澜溪围绕的一座小半岛上。

  从小镇出发,沿着澜溪顺流而上六十里就是澜溪的发源地—葳蕤山。从葳蕤山至澜溪镇六十里,溪水午时呈斑斓五彩,故名澜溪。

  这段澜溪沿岸遍植修竹,溪水午时又有美丽异象,加上江湖上还流传着葳蕤山上有仙人的传说,引得渝州的年轻人常常三五结伴来探幽寻仙。可惜这葳蕤山看着不过百丈,却终年云雾缭绕,只有靠近山脚的一圈能看清模样,是片郁郁葱葱的翠竹林。无论尝试何种方法,始终没有人能走进竹林,真正踏上葳蕤山。于是江湖上关于葳蕤山上有仙人的传说就更盛行了。

  实际上,渝州有些根基的家族都知道,葳蕤山上并没有仙人。葳蕤山是渝州张家的修行灵山,这山上有的是修真者。当然,在凡俗眼里修为略微高深一点的修真者和传说中的仙人并没有多少差别了。葳蕤山是渝州境内有数的修真灵山,它显然不只百丈高,不过是因为布下了护山大阵,才看起来只有百丈高,且终年被云雾笼罩。就连最靠近山脚的一圈竹林也不是凡物,是比碧水松还要高一个等级的灵木—“琴音竹”,是护山大阵的一部分。

  这些了解内情的家族,祖上基本都是澜溪镇张家人。每年冬天,这些家族就会带上族内五六岁的孩子来到江陵城的惊蛰客栈,期待在来年惊蛰的测灵大会上自家小孩能测出有修行资质,顺利上山。

  又是一年惊蛰后,离煦儿上山已经过去了整整三年。

  三年前的小粉团子长成了一个大一些的粉团子,但是小姑娘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如果别人让她自报家门时,她不再会奶声奶气地答一句,“我是煦儿。”,而是会正色道,“渝州张曦煦。”

  在启灵堂修习三年,张曦煦也确实不再是一个懵懂的奶娃娃了。在测灵大会上,测出有修行资质就是天之骄子;在启灵堂里,人人都是有资质的,关键要看你修行资质的好坏。张曦煦的资质并不好,是四灵根,仅比五灵好上一线。资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在修行最初阶段的进程,比张曦煦早两年上山的一个男孩是水木双灵根,修行三年就突破了凝气三层进入了凝气中阶,从启灵堂结业去了承灵院。而张曦煦的祖母,苦于五灵根的资质,至今还困在凝气三层。

  不过张曦煦的修为进益并不慢,一个月前已经成功进阶凝气二层,把启灵堂里好几个四灵根的同伴甩在了身后。这一方面得益于张曦煦的用功,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她表姨张知远的关照。张知远已是一名一品丹师,在山腰的丹心阁供职,每月除了挣得固定报酬的灵石,还能得到数枚低阶灵果。每次张知远休假的时候就会让自己的小外甥女去自己小院里坐坐,分她两枚灵果,一方面让这个小馋猫解解馋,一方面这些灵果虽然品阶不高,但对于尚处于凝气初阶的张曦煦而言却是大有裨益。

  这天恰逢张知远休假。

  结束一天的课业后,张曦煦依照表姨传讯符所吩咐的,走在了去张知远小楼的路上。进阶凝气二层后,虽仍不能施展法术,却能使用一门叫“风行术”的步法。张曦煦从启灵堂走出来,运起“风行术”,飞快地穿过“琴音竹”竹林,绕过在各色灵梅树掩映下的承灵院,来到了丹心阁门口。来到丹心阁门口后,因为禁制的关系,张曦煦不再能继续使用“风行术”,而是步履轻巧地沿着青冈石铺就的小径,轻车熟路地走进了张知远的小楼—丹心阁二十五号。

  走进张知远习惯用来待客的茶室,却见里面有两位佳人,一样的明眸善睐,却一个犹如松柏,一个恰似娇花。见到张曦煦,最先开口的不是她一贯沉静的表姨,而是她表姨的挚友张青荷,一个新晋的一品丹师。张青荷像张曦煦招了招手,逗趣道:“小煦儿来了呀,今儿个可算是来着了。我和你表姨去致和师叔的筑基小庆,你表姨赢了弈棋,得了件好东西。你快让你表姨给你瞧瞧。”

  张曦煦向来是个好奇的,一听眼睛一亮,忙道,“小姨,好小姨,快让我见见世面吧。”

  张知远虽一贯沉静,拿自己的小外甥女却毫无办法。她宠溺地摸了摸张曦煦的头,随后玉手迅速地掐了几个法诀,一道寒光从她的储物袋中划出,定睛一看,一面镜子悬浮在茶室的半空中,镜子放出似水光芒,如同一轮皓月。

  (《格物宗•齐物集•法器卷•皎皎如意镜》皎皎如意镜,由百年玄冰融月华石炼成,集飞行防御于一体,能放寒光破除离凡级迷障法术。)
site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