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战斗蛙人穿越记 > 第五十三章.为什么大方?

我的书架

第五十三章.为什么大方?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1.

陶严就说到:文大叔,我们明天还要去鬼见愁那里打捞呀。

文第圃道:小陶子,我们已经被海盗盯上了,这次又杀了他们的人,他们肯定会想方设法报复的。何况这次银子他们也没有抢到手,所以肯定一直在鬼见愁那里盯着的,现在就去打捞剩下的银子风险很大的,你想过没有?

陶严很是苦恼的说:文大叔,我当然知道。但是你不知道有个事,在海底的时候,我已经把沉船上面的钱柜箱盖打开了,上来的时候原本想着还要下去打捞,所以就没有盖上箱盖。这不遇上海盗了么,我们就回来了。如果我们不尽快把剩余的银币捞上来,那海底的鱼肯定会把钱柜当成它们藏身栖息之处。文大叔你不知道,这海里的鱼最喜欢呆在岛礁边上,或者水下的暗礁沉船这些地方,喜欢把这些地方当做它们的窝。海鳗还有一些其他鱼,最喜欢躲在这种地方。它们这样在钱柜的银币里面钻进钻出,就容易把银币从钱柜里面挤出来,搞得船舱里到处都是,而且海里也有暗流,这样到时候时间拖久了再下去打捞,不要说难度变大,而且搞不好都捞不上来多少了。遇上这样一艘沉船的机会不多,浪费了怪可惜的。

陶严知道这些大家都明白原因,他可是战斗蛙人啊,连海里这些珊瑚礁沉船经常出没的是什么鱼都不知道那还了得。蛙人在海里干不过的鱼多了去啦。

文第圃听他这样一说也觉得挺头痛的。陶严已经告诉过他,沉船上面至少还有几万枚银币,这可值三四万两银子呐!这么大笔钱已经找到地方了,然后眼睁睁放弃可做不到。

文第圃想了一下,觉得到时候到了鬼见愁先看看四周情形,没问题直接下水,如果有海盗的船只接近马上就跑。应该有机会先于海盗的船只回到大港。毕竟上一次海盗那艘小渔船离他们只有两里远,追到他们容易,但是要是离着十里八里的,那就不一定追得上他们了。而且如果出海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对,马上调头回来应该也可以。

打定主意,文第圃就说:那我们尽快再去一次,把银币全部打捞上来,不过得等我去宁波回来后再去。

陶严听文第圃同意尽快打捞,很是高兴,他想捞够银子去杭州扬州这些地方找那绝美小丫环呢,这可是他自认为促使自己自杀式穿越的根本原因。舟山这里物价房价便宜,但杭州扬州这些富庶之地就不一样了,所以银子当然越多越好。

他就对文第圃说:文大叔,再捞一次,你又多一两万两银子,那时候就可以安安心心做个富家翁了。

文第圃笑了起来:那敢情好,原来你是怕我银子少了才非要再捞点银子给我。

陶严道:那是。咱们谁跟谁呀。

两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2.

陶严为什么这么大方?

说起来打捞上来的沉船钱币,不说全部归他,至少九成应该算他的。他就这么轻而易举的把半数赠给了文大叔,这是有原因的。

男女之间有一见钟情定下终身的。男人之间也有一见如故莫逆之交的,有的是忘年交,比如令狐冲与向问天。甚至还有一见之下不要说托付财产,连托付性命的都有。

陶严与文第圃首先就是一见如故。

第二个原因,文第圃是陶严穿越到大文朝之后,结识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朋友。对于老金叔和海山来说,陶严自然感激他们的搭救之恩,也重金酬谢。之前在码头打捞获得的银两,半数都送给了老金叔他们家。但是对陶严来说,老金叔他们说不上是他的朋友。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渔民,朴实忠厚,但是跟陶严却没有什么其他可以交流的,但是文第圃就不同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什么都会,通晓世事,与人交谈的时候让人很轻松。要知道陶严一个人来到大文朝,没有同学、没有战友、没有同事、没有亲朋好友,在大文朝他才算得上是彻底的孤身一人,认识了文第圃之后,陶严至少不会觉得自己在大文朝是孤零零一个人了。

换了看书的朋友们一个人去了埃塞俄比亚与世隔绝的部落,有个相知交心的朋友,恐怕找到钻石矿也不会选择一个人独吞,因为你一辈子要在这个部落生活下去,这一点很重要。

第三点也是更重要的一点,陶严虽然现在还不懂文朝的内功真气之类的,但是他在21世纪就学会了用静思冥想去感受一个人的内心。这种方式他不用看人的面目表情,不用听别人的说话,他感受的是对方的骨子里面的东西,真实的想法和内心深处的活动。

虽然说起来玄之又玄,实际上潮汐816猜跟人体测谎仪的原理差不多,静思冥想的时候能感受对方呼吸的细微变化,甚至连肉眼没有看到的一些身体变化都被感受到了。

所以他知道文第圃对他是一种对待子侄辈的感觉。当然陶严也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很新奇的感觉,虽然他尽量装作言谈举止与大文朝的人一样,但是很显然,在文第圃这种间谍头子眼里,区别还是蛮大的。

而且陶严也相信,文第圃第一次与他在海边礁石闲聊的时候。虽然陶严嘴里说的都是他事先想好编造出来的话。但是文第圃也有能力用类似于冥想的办法,看出陶严的为人和本性。要不是这样,以陶严身上这么多疑点,文第圃早就让锦衣卫南镇抚司把他关起来审个明白了。

不过文第圃当天到大港来当苦力,说是信步所至,但也不乏原因,那劝阻文第圃剃度的老僧当时就平淡至极地建议他到海边港口走一走,也许就不会再出家了,结果文第圃在邓老爷的货栈就结识了陶严。

还别说,文第圃原有的看破红尘出家为僧念头已经逐渐变淡了,看这与自己同病相怜,也是孤身一人的小陶子未来造化如何的念头倒是越来越浓厚。
sitemap